化学工业合成材料老化质量监督检验中心
国家工信部-工业(合成材料老化)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
国家应急部-首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
复合材料
服务内容

“广化测评”(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- 广州老化所)深耕复合材料检测领域,依托专业设备与技术积累,为多行业复合材料及制品提供全生命周期性能评估服务。针对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(高温、高压、交变载荷等)下的特殊应用需求,聚焦核心性能验证与质量管控,服务覆盖:

  • 航天航空领域:针对碳纤维锯齿蒙皮、压力舱壁等关键结构件,提供极端工况下的力学性能、耐老化性及结构完整性检测,保障材料在高空、高温、强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;

  • 风电光伏领域:围绕涡轮机叶片、轴承纽带等部件,开展耐候性(紫外、湿热老化)、疲劳性能及力学强度检测,助力提升新能源装备的服役寿命;

  • 汽车工业领域:针对发动机部件、排气系统等高温关键部件,提供耐高温性能、力学强度及热稳定性检测,支撑汽车轻量化与耐高温材料的应用优化;

  • 电子行业领域:面向电子设备黑盒子等防护部件,开展抗冲击、耐高低温及绝缘性能检测,保障电子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;

  • 医疗领域:针对仿生关节等医用复合材料制品,提供生物相容性、力学匹配性(如耐磨、抗疲劳)检测,助力医疗器件的安全应用;

  • 电力行业领域:针对发电站锅炉管、汽轮机叶片等,开展高温力学性能、腐蚀抗性及疲劳寿命检测,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;

  • 交通运输领域:覆盖轨道钢轨、扣件、路基材料及公路桥梁减震材料,提供力学性能(抗压、抗剪)、耐老化及长期服役稳定性检测,支撑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与耐久性。

核心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:拉伸性能、弯曲性能、压缩性能、多轴冲击性能、剪切性能、疲劳性能、蠕变性能、断裂韧性等,同步提供材料失效分析、寿命评估等增值服务。

实验室具备国家级 CMA 资质认定、CNAS 资质认可,中国民航局、中国商飞的认可实验室资质,检测数据可用于产品研发验证、质量管控及行业标准合规。


服务范围
检测对象
覆盖各类复合材料及制品,主要包括:
复合材料类型

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(CFRP)、玻璃纤维增强塑料(GFRP)、芳纶纤维复合材料、树脂基复合材料、金属基复合材料、陶瓷基复合材料、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等;

典型制品

航天航空结构件(舱壁、翼梁)、风电叶片、汽车发动机缸体 / 排气歧管、电子设备防护壳、医用仿生关节、电力设备高温部件、轨道减震垫、桥梁加固复合材料板等。

典型检测项目与标准

检测项目

核心标准(部分)

检测目的

拉伸性能

GB/T 1447-2005、ISO 527-4:2009

评估材料在拉伸载荷下的强度与变形能力

弯曲性能

GB/T 1449-2005、ASTM D790-22

测定材料抗弯曲变形的承载能力

压缩性能

GB/T 1448-2005、ISO 604:2004

评价材料在压缩载荷下的稳定性

剪切性能

GB/T 1450.1-2005、ASTM D5379/D5379M-13

检测材料层间或界面的结合强度

疲劳性能

GB/T 35465-2017、ISO 13003:2003

评估材料在交变载荷下的抗疲劳寿命

蠕变性能

GB/T 10592-2008、ASTM D2990-17

测定材料在长期载荷下的变形规律

断裂韧性

GB/T 4161-2007、ISO 13586:2000

评价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

耐老化性能

GB/T 16422.2-2014、ASTM G154-21

验证材料在光照、湿热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

典型检测服务案例
航天碳纤维制品检测项目

验证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结构完整性与力学性能;检测项目:高温拉伸强度、压缩性能、断裂韧性及热变形测试;

风电叶片疲劳性能检测项目

评估 长玻璃纤维叶片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寿命;检测项目:多轴疲劳测试、力学性能衰减测试;

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部件检测

复合材料外壳在 - 40℃~150℃温度循环下的力学稳定性;高低温拉伸性能、热变形温度、耐湿热老化测试;

检测周期

检测周期自收到符合要求的样品和检测费用之日起计算,如遇样品需预处理或检测项目有特殊要求,按照检测标准要求计算,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。

服务流程
  1. 咨询沟通:客户通过电话、邮件等方式咨询检测需求,我们提供专业的检测方案和报价

  2. 样品寄送:客户按照要求准备样品并寄送,填写检测委托单

  3. 样品验收:实验室接收样品,进行外观检查和数量核对,确认无误后安排检测

  4. 检测实施:按照标准方法和检测方案进行试验操作,记录原始数据

  5. 报告编制:检测完成后,由专业技术人员审核数据,编制检测报告

  6. 报告交付:客户确认无误后,发送电子版报告,如需纸质报告则快递寄送

  7. 售后支持:提供报告解读和技术咨询服务,解答客户疑问

咨询服务电话: 020-32373911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9-28 18:18:18